- · 《化学工程师》征稿要求[08/03]
- · 《化学工程师》投稿方式[08/03]
- · 《化学工程师》数据库收[08/03]
- · 《化学工程师》栏目设置[08/03]
- · 《化学工程师》刊物宗旨[08/03]
浅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3.2 灵魂的复杂性 “灵魂”这一词具有很强的抽象性,很难真正定义“灵魂”的内涵是什么,“灵魂”的具体内容包括什么,此外,哲学上和科学上对于“
3.2 灵魂的复杂性
“灵魂”这一词具有很强的抽象性,很难真正定义“灵魂”的内涵是什么,“灵魂”的具体内容包括什么,此外,哲学上和科学上对于“灵魂”的认知也有很大的区别。哲学上一般说“灵魂”是指个体的感受、记忆、思维等有意识的心智,也包括无意识的心智。这些有意识的心智所受到的影响来自于个体所接触的所有环境,甚至和先天因素也有强大的关系,而不仅仅是来自于学校教师的影响。比如人的感受是需要个体本身接触事物才能获得,从而形成对事物的经验,在此过程中,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引导者,而非起主导作用。“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”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对于“灵魂”的塑造作用,也就是说教师对于人类“灵魂”的形成具有绝对主导作用,这是不合常理的。此外,科学上认为“灵魂”是指一大群神经细胞及其相关分子的集体,将“灵魂”定义成可见的物质,从这一角度来说教师塑造人类的“灵魂”是不符合科学的。因此,“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”过于夸大了教师对于“灵魂”的塑造作用,甚至可以说教师能否承担起塑造“灵魂”的作用也是需要受到质疑的。
3.3 人类的主观能动性
“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”这一比喻很明显的将“教师”比喻成为“工程师”,认为教师的职业性质类似于“工程师”。“工程师”是借助于自身的职业技术,按照既定法则,将零散而不规则的原材料建设成为所需的精美产品。“工程师”的工作对象是没有生命的物,不需要情感上的沟通,并且具有受控性的特点。与“工程师”不同的是教育具有多变性,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,具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,且每个学生之间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性,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人。教师对待学生并不能像“工程师”一样,以特定的规则和模式来操控每一个个体,学生具备主观能动性意味着每一个教学情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,难以套用通用的、一成不变的模板。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情感上的交流,要求平等的意识和态度,顾及学生的想象力、创造力等等。由于人具备的主观能动性和物有着最基本的区别,将学生当成流水线上的产品,把人物化了,充满活力、个性多样的学生被形容成千篇一律、固定模式的物品,完全抹杀了人与物的区别。
4 结语
“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”承载着大众对于教师这个崇高职业的称赞,它表达了对教师在学生“德育”方面的极高肯定和认可。但是,这一比喻不能完整的阐释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性质和特征,当前学生培养注重全面发展,仅仅是“塑造灵魂”是不能培养一个完整的人的。“灵魂”的复杂性对教师是否能够对人类“灵魂”进行塑造产生了质疑,而将教师比喻为“工程师”,学生便成为了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,也忽视了人具备主观能动性这一特点。总之,我们应正确看待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作用,既不夸大的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“灵魂”具有主导作用,也不狭隘的评价教师仅仅促进学生“德育”的发展,给予教师良好的工作动力和工作幸福感。
[1] 刘云杉.“人类灵魂工程师”考辩[J].北京大学教育评论,2006(1):19-32.
[2][7] 何齐宗.教师是人类灵魂的“导师”[J].中国德育,2016(09):1.
[3] 加里宁.论共产主义教育[M].陈昌浩,译.北京:中国青年出版社,1979:63.
[4] 刘增明.由“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”引发的思考[J].高等教育研究学报,2010.33(03):18-20.
[5] 黄学军.教师作为“人类灵魂工程师”的可为及其限度[J].现代大学教育,2017(01):15-19.
[6] 克里克,F.惊人的假设[M].汪云九,等,译.长沙: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7:3.
文章来源:《化学工程师》 网址: http://www.hxgcszz.cn/qikandaodu/2021/0507/744.html
上一篇:口腔设备工程师在相关设备维修及管理中的作用
下一篇:一个湖南打工妹的年